正文_第46章 第五章:初秋大会(第二十一节)(46)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第二十一节:随性应对再相戏,乱象丛生有头绪。

(46)

翌日,遵义内城东门,易铭在李千秋、赵龙甲、朱信等人陪同下,一行乘着高头大马,在一队荷枪实弹的士兵护送下,早早赶往“黔北大学”。

“黔北大学”及“科技大学”地处凤凰山北麓,就是易铭时代的师范学院所在地,到了南大门,已是早上九点左右。上千师生其时早就被安排在学校大门左右两列,大多手拿标语彩旗,口号连连,易铭听来听去就那么“主公英明、义军神勇”两句,没有新花样,看样子虽然是最高学府,可还是觉察不到半点“自由思想”的影子。

易铭等好不容易到了学校大门,刚一下马,不觉面前众人跪倒了一片,旁边学生和看热闹的民众也跟着齐刷刷跪下了,原本喧闹的场面顿时鸦雀无声。

易铭早已见怪不怪,大声嚷了声“请起!”

一阵异口同声的“谢主公”的声音响过,众人闹哄哄又站起身。随即就有两位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子走过来,易铭看了一眼,均不认识。赵龙甲在一旁赶紧给易铭介绍,原来这二人是学校的教务长和训导长。

这二人又不停给易铭鞠躬作揖,媚态十足,加之其装束仍旧明时做派,头戴方巾,胡子老长似从未刮过,这让易铭有些看不惯。鉴于这两人没有给易铭留下好的印象,所以没过多久,易铭连这两人名字都给忘却了。

进了校门,就是一条红地毯铺就的迎宾步道,两旁照样安排有手拿彩旗的人群,近卫营的兄弟伙,列于师生队列之前,早就手拉手,形成了两堵人墙。易铭、李千秋、赵龙甲、朱信、秦任等黔府大员,沿步道前行,两旁师生欢呼雀跃,高呼着“主公英明”、“义军神勇”的口号,场面壮观而热烈。易铭边走边挥手致意,就这样走了百十米,方才奇怪欢迎的人群似乎缺了点什么,随后意识到都是些“老酸菜”,问了李千秋,说这学校暂无女性,年轻女子目前都在琦玉女营里管束着,这让易铭倍感失望。

又走了不少距离,就来到了一处规模宏大的建筑物旁。这建筑位于校区中轴线上,高大巍峨,应当是学府主体建筑物,但不知其功用。问了李千秋,说是大致用于集会、演出等大型活动,和那礼堂无异。易铭看了看,此建筑成色较新,一问方知,投入使用方才不足两月。整座建筑中西合璧,整体造型有些“巴洛克”风格,装饰上却充斥着重檐翘举、彩画琉璃的中式特色,两相结合,异乎寻常的怪诞。此楼堂尚未命名,前头有几张大桌子摆在一起,上头早准备好了笔墨纸砚,随行范旷老夫子,非得让易铭为此楼题名。

李千秋暗自对易铭说,黔北文化界,都已盛传说易铭研习书法,上学二王、兼修欧颜柳赵,更汲取泰山刻石营养,北朝魏碑之精华,集古今名家之大成,所以书风别具一格、独树一帜……。

易铭听了,气炸肝肺,就赶紧谦虚,叫过范老夫子,说道:“范先生,这个这个你来……。”

范旷挽了袖子,吐了口唾沫,走到桌子前,却就愣住了。他转过身,对易铭说道:“主公,主公风雅,在下不能及,老朽何许人也!不敢代劳、不敢代劳……。”

范旷一时不慎,差点着了易铭的道道,幸好醒悟及时,所以赶紧推辞,万万不敢造次。眼见得名满天下的范老夫子也这般谦逊,余下众人,则更是不敢,于是,全都将目光看向易铭。

那训导长凑过身来,对易铭及众人说道:“主公,这学府之主体楼堂,自打完工,尚无人题写名头,卑职等人也不敢唐突造次。军师大人早说过,就等主公来题,最是恰当。卑职斗胆,请主公恩赐几个字儿。”说罢,不等易铭答话,这厮就去磨墨。

易铭无奈,狠狠地看了李千秋一眼,李千秋只是笑着,却一言不发。易铭心里却急了,他苦思冥想,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个明堂来。在众人期盼眼神中傻站了许久,也还是没主意,他尴尬万分,脸都急红了。眼见就要献丑,却突然想到自己时代,有个著名大学曾在他家乡办学,这学校很是提倡一种精神,是为“求是精神”。想到这里,易铭就有了主意,于是走到桌子前,那范旷夫子,早已将一杆扫帚似的大笔蘸了黑墨,双手捧着,只等易铭来拿。

易铭原本高兴自个儿终于给这大楼想了个好名字,所以竟忽略了自己所谓书法的功底,他犯了难,明白自己斤两有限,如若不小心写不好,恐怕更会让人轻视。但这书*底不比其他,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写了出来,万千人评判,人家又都不是傻子,所以这个是瞒不过的。

但易铭也就片刻之间,就有了办法,他想到自己时代,不少人左写右写不得章法,于是另辟蹊径乱写暴走一通,是为丑书。就这样,居然胆敢大行其道,就哪怕心里头有明白的,往往鉴于人家名气大,麾下猢狲多、不,学生多,也不轻易地说他好也不好……。

于是,易铭不复犹豫,接过范旷手中大笔,只心里将那纸张等分了三个框框,然后直来直去,力透纸背,题了三个大字,是为“求是楼”。

只是他写着的时候,忘了古人书写的规矩,所以自左而右写完,却听得旁边众人读着“楼是求”,易铭知道,就这样又出了洋相,瞬间竟尴尬不已。他心里想到:老子这写的是“求是楼”也!你这些家伙居然读作“楼是求”,骂人是不是?本来很文雅很文雅的,叫你等读来,显得粗俗下作了。

那范旷自然也十分诧异,问道:“主公风雅,老朽愚钝,这个这个“楼是求”作何解,烦请主公道破天机……。”

易铭更加尴尬,但他脸皮也厚,努力使自己心绪正常了一些,厚颜无耻地说道:“诸位,范先生,我在西方国度,眼见着他们书写习惯,自左而右,自上而下,颇为合理,值得借鉴。你看你看,咱们老祖宗反其道而行之,书写的方式就没有人家好。比如要写个书信,一不小心,这边墨迹未干,可能粘了墨在手上,这纸上也容易弄得花花沓沓,所以我就想改一改……。”

那范旷听罢,顿时犹豫为难,只是不敢乱说,于是说道:“主公,这、这个嘛!老夫这、这、这……。”

范旷说了好几个这,也没说这行不行,他只是转而说道:“主公,老夫以为,这求是楼之谓,甚好甚好,其中寓意,烦请主公一一道来……。”

易铭好似鸭子赶上架,好在他知道一点求是精神,所以说道:“这个嘛!这求者,追求、探求也!是者,真也!求是者,是指探究万物之奥秘、规律也,亦指追求真理之科学态度及科学之精神是也……。”

易铭尚未说完,那范旷老夫子早赞叹不已,大声说道:“主公寓意,博大精深、高远恢宏,我等愧不能及。只是、只是这“楼”字儿……。”

易铭听他一说,就看了看自个儿题写的三个字儿,原来范旷所指,易铭知道,又出了麻烦。这源于他一不小心,竟繁简不分,将那“楼”字儿,写成了简体字。

易铭反应快,他不敢说自己写错了,只好又糊弄这夫子,说道:“哦!这个呀,范先生,我看这楼字就该这么写,你想想:这修房造屋,须得大量木材,所以有个木子旁,这是自然。可还要众多人手,就要吃饭,不吃饭哪得力气干活?所以我就加了个米字儿。这下边女字儿吧!原来就是这个字儿,我也觉得不该改,大伙儿想想:这厨房灶头上的活路,不都是人家女子忙活的吗?”

易铭一阵胡诌,对自己临机应变,也大感满意。果然,他如此说了,那范旷老夫子及余下众人,不敢评论,范旷只好又转而恭维易铭,说道:“主公书法,不循常理、不落俗套,间架结构,自成一体,起笔运笔,刚劲有力,老夫佩服佩服……。”

这名满天下的大书家都这么说,其余人等,只得竖起大拇指不断称好,易铭连连拱手打招呼,说着“惭愧惭愧”,就被请进求是楼。

鉴于从外面不断涌入教师、学生及一些杂七杂八的人员,邻近的大学也组织了不少师生过来。吵吵闹闹一时又没个秩序,教务长和训导长神色紧张、满头大汗。显然他们对于这种情况缺乏准备,又觉得易铭似乎不是很满意,惶恐之际,赵龙甲上去抵耳嘱咐数语,那二人慌忙过来,将易铭请入楼堂后面的休息室小憩。不足一刻,求是楼里面早就人山人海。

易铭在这里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讲,他把学生比作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他说:“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当然,他剽窃了伟人的著名演讲。

易铭勉励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学成后,更好地投入到国家建设和服务民众的洪流中去,同时独创性地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点,又简要说明了“驱逐鞑虏、振兴中华”的重要性。自然,易铭的讲话引起了在校千余学生的共鸣,群情激昂。山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驱逐鞑虏、振兴中华”的口号,口号声、掌声,一遍又一遍,经久不息……。

易铭知道眼前这些学子是将来国家建设的希望和基石,因为他们的受教内容,不再是以诗词歌赋、经史子集、礼义廉耻、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而是由李千秋钦定的现代教材,里面涵盖了基本的自然科学、人文地理等我们时代看来必须具备的常识性的内容。还设立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学科。易铭演讲时就说到了,在将来办学,要极力涵盖十三学科门类。那在场师生如何能懂,于是费了易铭不少口舌,众人方才听明白了一些。

鉴于李千秋非但学问造诣高深,而且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所以易铭知道,有李千秋这种学术带头人,将来,什么样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易铭演讲完了,学校训导及教务领导,又向他汇报了办学情况,不过最终目的,不外乎哭穷要钱。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推荐阅读: 网游之纵横天下明末风暴权力巅峰资本大唐武炼巅峰穿成大佬的小仙女沧元图民国败类逆天邪神我的绝美老婆
相关推荐:天道天骄恐怖片场都市最强仙医都市透视眼美女培养师猎狐一炮而红至尊小农民逆天神尊绝品小农民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
一键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