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外公的故事—中山大学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摔进四次水沟,一身泥水的外公,走进了夜里依旧灯火通明的学院办公室。

那时的他已经累得说不出话。

物理系的党支部书记亲自接见了他,并非常简明地告诉他,明天去广州,到中山大学物理系插班学习。

那时候全年级名额只有四个,学习的内容是最尖端的技术原子核物理。

中山大学由国父孙中山建立于1924年,初名国立广东大学,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更名“国立中山大学”。

其实直到现在,这所学校依然强盛。

它是全国首批国家211工程、985工程、111计划、千人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的名牌大学,也是有着将近一百多年办学传统的著名顶尖学府。

外公觉得自己在做梦,因为幸运之星真的再次降临了。

这是外公坎坷的求学岁月中第四颗幸运之星,而且也是最大最亮的那一颗。

从这个时间点回望,外公第一颗幸运之星是不用花钱,便进了扫盲教师培训班,没有钱读初中的他,意外获得了参加中考的资格;

第二颗幸运之星是他顺利考上了市里的师范学校,实现了自己当老师的梦想;

第三颗幸运之星是没有任何背景的外公,因国家政策的改变,获得了进入大学的机会。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出一位大学生,那等同于金榜题名,那是全乡人都为之自豪的事情。

而最后这第四颗幸运之星,实现了外公高飞深造的愿望,甚至于使他有了跳出“教师门”的资格。

外公的兴奋之情是难以言喻的。那时背着一块巨型三角木板,带着家里唯一一块银元上路但依然念不起初中的外公,如今却进入了著名的中山大学。

毫无疑问,他真的是幸运的。

幸运之神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她看到了外公放牛背书,结果被牛儿撞脚踝的场景;

她看到了外公拿着蜡烛学习,头皮数次被火烤得发烫的场景;

她看到了外公日以继夜地拿着破旧毛笔抄同学一本字典的场景;

她看到了外公就连去食堂的500米路程都要背化学知识的场景;

或许幸运之神喜欢上了这位性格内向腼腆,但是内心只有一个单纯目标的男孩子。

所以她为这位男孩一次又一次地打开了他想进入的大门。

外公当晚就收拾行李,将自己的棉被、蚊帐和衣服捆成一个“战士包”。

而后又将书籍都装进了纸箱,湿衣服用一个网袋打包好。

就这样,外公背起包,提着纸箱和网袋,快步如云地走出了学院。

虽然他一夜没有睡觉,但他发现自己的精神更好了!

同行的其他三位同学与外公一样,破晓前出发,安静的城市还沉浸在睡梦之中。

工地上其他忙得热火朝天的同学不知外公他们就这样神秘的消失了,消失的他们踏上了列车,奔向远方。

车外是全民炼钢的滚滚浓烟,似群龙混战带起的满天尘烟。

晚间大地上的星火燎原,是大跃进时代特有的风景线。

外公明白炼钢的人们还在熬夜苦战,也知道学院的其他同学们这时依然在夜幕里挥铲、推车,弯腰、奔跑。

外公在学校的一切费用,完全由科学委员会承担,经济上他没有任何负担。

想着这一切的外公,提醒着自己,不能辜负国家的重托与希望。

当时全国都在大炼钢铁,外公很庆幸,中山大学没有盲从。

学习时间充足稳定,这让外公追赶中大本校的同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当时学校里总共开设了五门课,分别是:原子核理论、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和放射线测量学。

因为将来无论是从事原子能军事用途制造原子弹、氢弹,还是从事原子能和平用途建造核电站,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都需要掌握这五门科学理论和技术。

外公记得当时教量子力学的是一位女教授。

这位女教授的老师是爱恩斯坦的学生,教学水平一流,同学们都尊称她为爱恩斯坦第三。

教原子核理论的教授不禁物理教得好,吹拉弹唱更是样样精通,还是一位体坛健将。

这位教授有着超强的记忆力和逻辑性,讲课几乎不看教材,语言精炼,分析讲解绝无一个多余的字。

外公说:“只要我把他所讲的及黑板上所写的,一字不漏的记下来,就是一篇好文章。他讲得不快不慢,虽然是量子力学那样深奥的理论,但我也能听得清,并且记录得很完整。他写的粉笔字也是堪称一绝的书法精品,但更让我吃惊的是,他写完后,那些粉笔每次都在他手中魔术般地消失,不留一钉点的粉笔头。”

当时外公他们的宿舍是架子床,两张桌子对接,外公与室友并排而坐埋头看书,时而交谈几句,很快就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外公的室友也是一位刻苦学习的年轻人,所以他们很自然地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伙伴。

有时候夜里,他们两个都失眠睡不好觉。

失眠心烦的时候最怕别人干扰。

外公睡不着要翻身时就慢慢转动身体,以免惊醒室友。

但那位室友往往同样没睡着,他感觉到了外公的动作,便用脚轻轻推动外公的床板,仿佛在跟外公说:“我也没睡着,不要心烦。”

外公觉得很安慰,自己的求学生涯里可以遇到这样的伙伴。

室友的这种陪伴使外公的心态慢慢变得平和,心静入眠。

外公记得,天不下雨的时候,他就会跟室友晚饭后一同去散步,从未间断。

他们谈话不提学习,而是讲些个人经历,或者可笑的见闻。

他们的散步路线也天天相同,那是一条通往学习北门的路,然后左转走向小卖部,进入一家小饮料店。

他们习惯坐在那家小饮料店桌旁,或聊天、或遐想。

有时室友会习惯性地去买杯饮料两人共享。

那两年全国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食品供应非常短缺,食堂的青菜都不见油星,荤菜更是少。

体弱的外公靠着国家资助的每个月三块钱生活补助金,大约能买三十斤大米,虽然可以勉强不挨饿,但是要给虚弱的身体补充营养就困难了。

室友的家境比较好,手上不时有些零花钱,家里也经常捎带或寄些吃的穿的用的过来,比如牛奶罐头,还是新裤子之类的。

室友很善良,用他的好裤子换下外公那打了补丁的破裤子。

外公说:“除了学习和睡觉,我们就这样走走,没有别的闲逛,不知道学校有多宽,更不知道广州的大街有几条,只知道物理系的教学楼和图书馆。”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室友生活上的帮助,外公跟上了其他本校同学的进度,通过了考试。

外公说:“很幸运,我闯过难关了,可以有机会继续跟班学习,但是我的成绩与中大原班同学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必须继续努力。”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推荐阅读: 我的绝美老婆微微一笑很倾城超级兵王网游之纵横天下诡秘之主武炼巅峰逆天邪神权力巅峰明末风暴资本大唐
相关推荐:剑起二次元打怪升级爆装备绝世宠臣港岛枭雄招魂女见鬼之旅变身异界大法师拔罪论妖怪的一万种吃法京都神探修仙界里做大哥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
一键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