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结婚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大宴过后,整个琅邪,迎来了新的一天。

新的一天,注定繁忙。

戏志才,程昱很忙。

他们或用阳谋,或用阴谋,或用交易。制定了一系列计划。

目的是收买,剔除原来的各县令,乡令。安插陈平信任之人。

以确保陈平,能在琅邪治地,真正做到军政一言堂。

张昭很繁忙。

陈平这个新任郡丞,除了分配官员外,将郡丞的所有权利,推给了张昭。

陈平相信,内政高手张昭,一定比他陈平强。他张昭,更适合当郡丞。

孙乾很忙。

在陈平的要求下,孙乾不在当县令,而是被陈平重用,任为户曹校尉。管理一郡的农税与商税。

陈平相信,凭着孙乾的三寸不烂之舌,这个重要岗位,最适合他。

臧霸,吕岱,孙观,尹礼很忙。

在陈平的要求下,四将需招募乡勇,扩充军伍,维护治安,并按军法军规,紧锣密鼓的练兵。

墨家大师胡鞅,忙上加忙。

陈平重任胡鞅为琅邪工官,胡鞅的四十弟子为工曹,管理建筑和铁器冶炼。

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岗位,陈平心里很清楚。因才施器,当得重中之重。

众人皆忙,忙在生计,忙在建设。唯有陈平,不是太过繁忙。可陈平很急,急上眉梢。

陈平发现,现在的琅邪郡,已进入百废待兴之时。而手中可用的人才,却是出奇的少。

陈平的内心,可谓求贤如渴。陈平决定,亲自执笔,极为正规的写招贤令。

陈平招贤令,言。

“民间多英雄,民间多好汉。英雄,不论成败,好汉,不论出处。”

“此招贤之令,当唯才是举。举荐之人,有赏。应召之人,可在琅邪,开胸襟,展报复。”

“治国用兵者,为大善。一技之长者,为小善。”

“德才兼备者,为大善。无德有才者,为小善。”

“诸如上述所书者,皆可来琅邪各郡县,招贤阁应召。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陈平的招贤令,带着满满的诚意。下发后的第一天,举荐应召之人,可谓数不胜数。

陈平令,对所有举荐应召之人,都要一视同仁,勿要以身份而论。

“我叫徐盛,我举荐我自己,我有力气,我会干活。”

琅邪郡城,招贤阁中,年仅八岁的徐盛,再众人的怀疑目光下,极力的表现自己。

阁楼之上的陈平,久久注视着徐盛,目光大亮。

徐盛,未来的江东梁柱,没想到现今,只是一八岁孩童。

莫欺少年穷,徐盛之将来,当真不可限量。

陈平命兵卒,将徐盛接上楼,看着破布烂衫的徐盛,陈平笑道。

“小小年纪,无力气,无技能,为何来此。”

面对着气势大胜,身披铠甲的陈平,徐盛不慌不忙道。

“将军可知,无力气,可练力气。无技能,可学技能。吾乃鸿鹄,非燕雀也。”

闻徐盛之言,陈平哈哈大笑。

“汝是想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吗,汝徐盛,倒是有学问的人。”

“徐盛,汝应是士族中人,为何沦落与此。”

陈平的话,让徐盛满脸悲痛。徐盛道。

“因黄巾之祸,家遇战乱,母亲与弟妹五人,沦落与琅邪。”

“吾为家中长兄,想找个生计,养活自己,养活弟妹。”

徐盛的话,让陈平阵阵感动。八岁徐盛,却是至诚至孝之人。

陈平看着徐盛,有感而发道。

“小小少年,名徐盛者,有鸿鹄之志,亦有诚孝之心。让本将军感动也。”

“徐盛,可愿当吾的书童,学那万人敌。待长成时,带领兵甲,征战沙场。”

陈平的话,让徐盛感动涕零,忙向陈平下拜谢恩。

徐盛的出现,让陈平惊喜。可惊喜总是很少,无奈居多。

陈平在招贤阁呆了三天,就没有了任何兴趣。

来来往往,皆是些讨生计的人,所谓的良才美玉,何其少也。

人才少,就要培养人才。陈平带着求贤若渴的心,在不断的想着办法。

陈平想到的最好方法,无疑是建学堂,教书育人。

从学堂中,教出大批的可用之才,为将来所用。

可这个想法,被张昭,戏志才,甚至程昱,极力阻止。

张昭言。“学问,不可传。张角传与太平道,下场何其惨也。”

戏志才言。“学问,可传,但主公,当要有底蕴。如无底蕴而传,将于上层人为敌。”

程昱言。“主公,学问,乃上层人的学问。如下层人有了学问,还能御之乎。”

三位智囊的话,让陈平惊恐。

陈平万万没想到,在东汉这个年代,传播学问,竟然如此艰难。

难怪,难怪。难怪当年的曹操,三发招贤令而不建学堂。

难怪那些名人之士,到处拜访高人,四处游学。

学问,在古人的想法中,竟然是这般。在封建的东汉,传学,当真艰难。

传学的想法,被陈平彻底放弃。陈平现在,只能将所有希望,寄托在招贤阁中。

郡尉公府,郡丞公府。

蔡邕在翻译周公七卷。文姬在弹琴,病以全好的义母,在缝缝补补。

而媚娘带着歌姬,更是忙东忙西,当起了蔡邕,义母的丫鬟。

就连典韦,也是忠心耿耿的干着护卫工作。

陈平蓦然发现,他又闲了下来。

除了练兵,巡视各乡县,调戏下文姬,媚娘,欣赏歌姬的歌舞外,再无任何事情可做。

这让陈平很惶恐。因为陈平知道,这样的日子,少说会经历几年时间。

琅邪后山,建好的平蝉阁内,陈平得到了治愈。

陈平发现,也只有这里,才能让他平和。

求贤不易,又不能传学,那么只有自学,让自己更强大。

这是陈平用了三天时间,在平蝉阁内,总结出的。

阵阵琴音,伴着读书声,从平蝉阁内传出。

“周公曰,救乱,当救人心。乱,乃乱人心也。医好人心,当为救乱之本。”

“如何医心。太公问,周公答。”

“周公曰,医心有四。医百姓之住,医百姓之食,医百姓之身,医百姓之神。”

“何人可医。太公再问,周公再答。”

“圣人可医,君主可医,贤臣可医,良才可医。”

看到此处,陈平不仅感叹。现圣人已去,君主昏庸,贤臣能有几何。良才对我陈平来说,何其远也。

当今之时,求贤,招贤,掌天下之良才,英才,为己所用,方能救乱也。

春去夏至,夏去秋来。琅邪日新月异,陈平因周公所书,蔡邕所传,心中亦广阔豪迈。

郡尉公府,陈平躺在媚娘的膝上,闭上双眼,让媚娘任意施为。

堂堂大丈夫,脸颊之上,被涂上红妆,头发之上,亦被别上红花。

原因无它,只因为明日,亦是九月初九,乃陈平的大喜之日。

(本章完)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推荐阅读: 资本大唐微微一笑很倾城超级兵王沧元图民国败类明末风暴权力巅峰逆天邪神诡秘之主我的绝美老婆
相关推荐:八十年代小军嫂美漫之时间掌控者灭世之途校花的龙神护卫穿越时空线无能力者岂该抱怨网游之红警在线万世唐门我只是一只召唤兽星兽无双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
一键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