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章 清晏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再将皇陵碑上的文字看了几遍,悉数记下,李云卿率先走出石门。

又是一片宽阔的庭院广场,极目之处,仍是重重宫殿。蓝光不遗余力的铺下,但此刻在李云卿眼底,更多像深秋的晚霞,多了一丝落寞。

这里真是很大,巍峨的鸾殿、青色的石砖、缤纷的花簇,落眼皆是。久而久之,让人不知身在何地。过了一座座楼阁,穿了一道道回廊,那些繁华大气的事物如昨日黄花,落在脑后。这是如此奢华,又是如此寂寞,只因为前前后后,冷清无人。

经过的楼阁大殿再无他们关心的记载,多是豪气的建筑,迷离的装璜,偶尔会有颂扬始皇帝丰功伟业的悼文。

这些殿宇均是遥远一座,里面构造各不相同,所谓雄伟,即便如是。一路走了多久,没有人知道,这里分不清时辰,只有天空的鱼儿来回穿梭,也不知换了多少群了。

再走出一殿,竟无开阔广场,突然出现了一堵环形宫墙,入口是一道古色古香的木门,门匾上写:国公清晏。这与所经之处截然不同,五人不由精神一振。

莫辰向四人示意一番,伸手往门推去。不料这木门并未锁闭,也无腐朽,轻轻巧巧便开了。

一股悠然怡人的香味扑面而来。

这是一个稍小的庭院,落眼处开满了鲜花,红黄绿紫,竟相争艳。这些花朵娇柔烂漫,一枝枝一簇簇堆积到各个角落。庭院中飘忽着薄薄的烟波,在花丛中沉浮,看着烟气氤氲,朦胧不清,只在群花间隙中隐约能见到一座石廊桥口。

桐星低呼一声,面容震撼,失声道:“太美了,这么多花。看,连花丛的树,也都百花开满呢!”

舒歌也是初次见到这般的园林,双目迷离,浸淫其中,许久才喃喃道:“这里和外面不大一样,倒显雅致。”

花丛中有一条碎石道,镶嵌了晶莹剔透的雨花石,路道颇窄,仅供二人并行,弯弯曲曲伸入花群。顺路而走,不时便埋入百花之中。幸而这小径只是曲折,倒不长,绕了不一会,已到了那石廊桥口。

说是石廊桥,却已被花草盖满,周围雾气弥漫,清幽飘香,宛如仙境。廊桥走了一半,上方的花草根茎变得潮湿,不时滴落晶莹的露水,而花隙间,也飘洒了绵绵的细雨。

莫辰抹去额头的雨水,困惑不解,道:“奇怪,这始皇陵不是蓝天白云吗,怎么下雨了?”

李云卿摇摇头,亦是不知。

再走了半炷香时间,廊桥上的花草渐渐散开,眼前豁然开朗。脚下竟是一汪静湖,湖水很宽,望不到头。上面零星浮了团团青色浮萍,再无一花一木,宁静简约。湖水青蓝,映得长天一色,淅沥的雨水击起片片涟漪,又如水中之花。

廊桥连了湖心,那里更是美的让人叹服,湖面之上,竟耸立了一座精美绝伦的宫殿。廊桥尽头,则通入殿门。

五人都低低呼了一声,这造术实在玄妙,那宫殿通体青色,立于一个中心岛上,若不细看,真当是浮于水面。

随着走近,宫殿也渐渐看得清了。在这殿宇四周湖面,有许多尊神兽铜像,形态各自不同,但都仰头望天,口中喷出一道道水柱,冲到高空再散化而开,便为蒙蒙细雨。

这殿宇原本就大,由低而高排了三重楼,每重楼的屋檐都如瀑布般流下活水,三重楼铺下,再由第二重楼流往第一重楼,最后流入湖心,一层跟着一层,好似整个宫殿都灵动起来。

几人啧啧称奇,一面欣赏美景,一面向殿门走近。待到门口,才发现第三重楼中立了一尊人像,颇为高大。前先雨雾弥漫,还以为是尊灵塔。此刻看去,那人一袭布衣,头戴紫冠,面容清秀,微微含笑。他一手拿了书卷,一手背在身后,袖袍鼓起,看着有些仙风道骨。

莫辰皱皱眉,指着说:“那是谁?第一次看到人像呢,始皇帝吗?”

李云卿道:“恐怕不是,皇帝怎会穿布衣,想想进门的匾额写的是‘国公清晏’,恐怕是那重谷国公。”

见莫辰一脸惊讶,李云卿笑道:“是与不是,看看便知。”

进入大殿,这里倒与别处不同,挂满筒状的灯笼,中央一坛炉鼎燃着小火,供奉了一尊人像,除此之外,别无一物。

莫辰走近了看,这人像只是小了一些,其余与方才所见一模一样。脚踩处立了一具木牌,上写:大易国国公重谷。

莫辰围了石像转了一圈,道:“果然是重谷啊,居然和始皇帝同处皇陵,真厉害。”

李云卿道:“真是他的宫寝,唉,纵然繁华如斯,谁又知道他尸骨不全,葬身之地亦未在人间。”

几人一瞬间都陷入沉思,想起在“虚无迷柱幻境”中的重谷尸骸。一代奇士,最后身死他地,却扬名史册,不知他地下有知,该是怎样的心境。

秦佩兰上前两步,注视了石像许久,道:“他便是这世上第一个走入‘迁逝之阵’的人,怎么没有生平记载?”说罢将四处细细寻了一番,仍是徒劳无获。

莫辰看着她的身影,突然觉得她是那么娇弱,那么惹人怜惜。佩兰应当是在寻觅“迁逝之阵”的方法,唉,她还是忘不了秦国。南洋的一切,虽然事过千年,在她心中,也如昨日一般吧。她那小小的肩臂,承受的担子,又是何等之重。

莫辰觉得有丝心酸,向秦佩兰走近些许,轻声道:“佩兰,后面还有宫殿呢,我们去看看。”

秦佩兰扭过头来,与他四目相望,片刻后点点头,独自往后殿走去。

莫辰四人相互看了眼,都有黯然,也未多说,跟了上去。来到第二殿,这里装饰雅致,桌椅摆放得很整洁。两旁都是书经和琴具,看来是书房之类,寻了一圈,亦无所获。

秦佩兰低低叹了口气,又往殿外走去。

最后一殿之外是一片稍稍开阔的地域,重谷的巨大石像便立在其中,只是这尊石像旁边,立的不是木牌,而是一座一人多高的石碑,上面刻满字迹。

秦佩兰眼目一亮,急急走近。

碑文提:“祭魂。”

碑文道:“吾臣重谷,回转乾坤;功绩追天,盖不可没。朕击毙姜统,概数汝功,若非尔以身救国,岂有大易一统盛景。朕时常梦回,思心胜切;寒暑三载,不忘其面。仰穹崖崔嵬而倚壁,听猿啼夜月而凄凉,魂悠悠而觅家国无有。奈何朕大统天下,川海泱泱,终无逆流。悲乎!”

“泪笔以述难,谕嗣以抚昌。朕一统神州,亦受妖邪所伤,命不久矣。九泉得见故人,昔容可改,音貌还在?朕日日不忘汝恩,叹汝子身染顽疾,突入沉眠,百医而未醒,朕痛心矣。乃宣告天下,定治其善。”

“朕感恩无言,不以笔述。汝身份特异,无容单造祠堂,故建此‘国公清晏’,与朕共享天下。追封授,大易国国公。稽首顿首再拜,愿时时而来享。”

“始皇帝谨述。”

一口气看完,李云卿喟然道:“始皇帝终究忘不了重谷的功绩。的确啊,若无重谷,岂有天下?看来这国公身份,应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桐星插话道:“自然如此了,要不是重谷,哪还有他的始皇帝做。”

李云卿笑了笑,说:“这悼文满篇追忆痛思,倒是有几句很有意思。一是说重谷身份特殊,不能单独为他建造祠堂,享受后世人祭拜。看来这更改天命的秘密,就是战胜之国,也不敢传了出来。想来重谷当年进入‘迁逝之阵’,知情的人也不多。”

莫辰连连点头,道:“对对对,要是天下人知道天命所归本不属于大易,那国家中不安生的人就要动荡了。还有哪句话有意思?”

李云卿指着碑文道:“这句,说重谷的养子突然得了病,沉睡不醒,怎样也医治不好。你们记得吗,重谷的遗文中写了,他家中已无老小,唯一的养子也由始皇帝亲自安善。想不到他的养子最后竟得了怪病,当真是逆天而行,天惩绝后?”

舒歌回忆起重谷的遗文,当时便是由她所翻,指尖与竹简触摸的感觉犹在。她叹了口气,低声说:“那重谷一篇遗文,均对大易国忠心耿耿,也是一名忠臣。只是,结局……唉。”

几人侃侃而谈,惟秦佩兰目光散乱,她细细将悼文看了几遍,并无多的一字,顿时心中失望之极,觉得浑身无力。她勉强倚着石碑站立,抬头望向重谷的石像,仍雨水飘洒进眼眸,心中不住在念:“重谷啊重谷,那‘迁逝之阵’究竟要如何才能形成?”

忽然觉得头发被人捧了起来,扭头去看,舒歌正微笑地为她束发。她自夫尤出来,束发的红绳被鬼力自行绷断,一头流瀑长发一直垂落到腰。此刻舒歌撕下一缕黄巾,把她的黑发重新束起。温和道:“佩兰,不要纠结太多,有些事情,是需要时间的。束紧了发,你也该像原来一般坚强。”

秦佩兰鼻子一酸,差点掉下泪来,他咬了咬下唇,嗯了一声,走回几人身边。

莫辰打了个哈哈,挥手道:“好啦,看看这第三殿有什么。我们走了这么久,也该走到头了吧,奇怪怎么没看到始皇帝的棺椁?”

桐星道:“棺椁肯定在最最最后面去了,总能看到的。”

进入第三殿,这里除了一些庞大的石柱,就只中央一张木桌。上面放了一摞竹简,铺开一看,与外面石碑文字相同,应当是始皇帝手书。

几人搜寻一番,不见它物,又往后殿走去。

走过廊桥,出了湖面,雨水止歇。此次没行多远,前方以一条宽阔的河流断开,也无桥梁通道。河流前竖立一根雄伟的磐龙柱,自上而下刻了:始皇陵寝,世人止步。

桐星呵呵一笑,道:“真是好笑,世人止步,这里除了我们不小心闯进来,哪还有人嘛?”

却听莫辰声音发颤,摇晃她的手,吞吐道:“看……看看。”

抬头看去,在那河流之后,排了千万兵马石俑,整整齐齐列成不知不少队。兵马之后,一座庞大绝伦、呈四方形的宫殿巍然鼎立。宫殿隐隐冒出蓝光,这再不是天空的蓝光,而是宫殿自身的幽亮。

那里,即是始皇陵最后一殿。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推荐阅读: 诡秘之主武炼巅峰我的绝美老婆超级兵王明末风暴权力巅峰逆天邪神穿成大佬的小仙女资本大唐民国败类
相关推荐:田园闺事神道破灭虚空远东1628重生之妖孽人生战魔之巅红星照我去战斗大方士电影大师致命游戏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
一键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