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外放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岂是臣子所为,岂是臣子所为……”

赵桓眯起眼来,反复咀嚼乔槐所说的话,转而将目光投向乔槐:“乔槐啊,你在宫里呆多少年了?”

“回官家的话,老奴元丰三年十岁时净身入的宫。”随在身后的乔槐忙回道。

赵桓点了点头:“乔槐呐,自朕年幼的时候,你便侍候在朕的身边,朕被太上皇立为太子搬进东宫,你也侍候在朕的身边,朕这些年太子当的战战兢兢如覆薄冰,又躲过多少明枪暗箭,你也是看在眼中的……”

乔槐在旁边点着头哈着腰说道:“是啊,官家前些年太子着实是做的不易,又有郓王争宠,好不容易登上大宝,又遇到金人入寇,太上皇留给官家给的可是一个烂摊子啊……”

“闭嘴!”赵桓喝道。

被赵桓吓了一跳,乔槐连连打自己的耳光叫道:“瞧奴婢这张嘴,真是讨打,讨打……”

“好了,好了,心里知道就好!”赵桓摆手。

“有人属猪的记吃不记打,老奴是属狗的,既忠心还记吃记打!”看着赵桓的脸色,乔槐笑着说,心中清楚赵桓心中丝毫没有责怪自己的意思。

“朕自做这官家起就没笑过,今日是头一次笑。”赵桓笑了起来,顿了顿问道:“乔槐啊,这个乐天以前在汴都就是兴风做浪的,现下还是以前的那个样子,虽说于国有功,但放在朕的身边,朕总觉的不大安生,你说朕要如何安置他?”

乔槐扑嗵一声硊在地上,口中连连叫道:“官家,老奴可不敢胡乱说些什么?”

“起来罢!”赵桓摇头,又说道:“你在宫里多么多,这宫里的明争暗斗,朝堂上内斗的阴诡手段,你在宫中这些年想来看的也多了,朕只是让你说说看法,朕又未必会采纳!”

“是!”乔槐忙起身,弓着腰紧紧跟在赵桓身后说道:“官家,老奴觉的乐公爷非常像一个人……”

“谁?”赵桓侧身。

“曹操!”乔槐说道:“依老奴来看,这位乐公爷行事像极了曹操。”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赵桓挑眉。

“官家通古博今!”乔槐拍马道,又言:“这位乐公爷,官家用的好的话,是柄治国的利器,若用不好的话……”

“乱世之奸雄!”赵桓眯起了眼睛,沉默片刻赵桓又问道:“那似乐天这种人,朕当如何用之?”

乔槐在旁言道:“官家,乐公爷南薰门外一伇长我大宋威风,振我大宋士气,现下汴都有种帅、姚统制坐镇,各地勤王之师纷纷到达,汴都情势己稳,官家宜将乐公爷调往西北或是平灵夏党项之乱,或是入援太原皆可!”

“朝中大臣亦是这么说了。”赵桓笑道。

乔槐也跟着笑,接着说道:“官家,朝中许多大臣们是因为斗不过乐公爷,才巴不得官家您将乐公爷外放出去,不过将乐公爷外放出去也好,以乐公爷的本事进驻灵夏,可平党项之乱可攻太原之敌,汴都有危可前来驰援。”

“说的不错!”赵桓点头,沉吟片刻挑眉道:“这乐天现下尚且年轻,翻不出多大的浪花来,若日后羽翼渐丰,想要控制他……”

“陛下,乐家大小可以留在汴都呐……”乔槐躬着腰说道。

赵桓叹道:“金人入寇之前,皇城司禀报乐天便将家小送到杭州了。”

乔槐言道:“官家,金人退走后,太上皇南幸江淮也是要回汴都的,到时只需官家发道旨意请茂德帝姬侍疾便是。”

“这是不是……”赵桓迟疑。

“陛下,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乔槐低声道。

***********************

灵夏路经略安抚使。

赵桓的效率出奇的快,第二日朝堂之上便宣布了决定,诏书也一并颁了出来。

西夏被大宋收复后,西夏西部、北部、与最为繁华的灵州、兴庆府、定州、夏州等地,被大宋分为三路。对于大宋来说,只需将灵夏控制在手中,至于原西夏境内的北方与西方是最为贫瘠之地,便是党项作乱也翻不起多大的浪花来。

散朝后,李纲等一众至交皆聚在乐天府中。

“今日金人进攻了两次,皆被守军打退了回去,第三次进攻刚刚发起,又有勤王之师于两侧夹击,金军大溃而去筑垒固守,现下只是在城外驻扎!”李纲没有直切主题,而是先说起了战事。

“便是没有勤王之师进入汴都,仅发动汴都百姓守城,汴都也可高枕无忧……”乐天摇头苦笑。

侍候在旁边的尺八却是叫屈道:“这是什么事啊,我家官人率军打了大胜仗,却要被外放到灵夏。”

“没有规矩。”乐天斥道:“出去,这里岂有你说话的份!”

尺八吓的将头一缩,忙退了出去。

“小孩子看不透大人的事!”对尺八的抱怨,宇文虚中轻笑,又说道:“汴都情势己稳,公爷自是不必操心,现下大宋正值内忧外患之际,正是公爷英雄用武之时,此次公爷西出灵夏,待平定灵夏党项之乱后,可以出兵解太原之围,便是金人再寇汴都,公爷也可驰援勤王。”

“宇文大人说的不错!”陈凌元点头,说道:“汴都是个笼子,而公爷是只老虎,笼子里的老虎便是吼声再大也吓不到人,只有出了笼子的老虎才最可怕。”

邓肃也是说道:“陈大人说的极是,乐公爷这只老虎在汴都这个笼子里蛰伏太久,现下是到了出笼为大宋建功立业的时候。”

乐天谦虚道:“诸位说笑了,乐某何德何能……”

李纲来到乐天近前,问道:“乐公爷凡事见解皆有独到之处,如今将要西行,不知在临行前对于汴都如今的战事,有什么可以指教李某的?”

众人闻言,也是凑到近前。

“李相公莫要说笑。”乐天摇头道。

“我等又岂是说笑的。”宇文虚中言道:“乐公爷汴都战事关我等安危,还望公爷不吝赐教。”

“是啊,乐公爷就说说汴都对现下汴都战事的见解。”陈凌元也是说道、

“既然李相相请,乐某便多说几句。”乐天笑道,顿了顿接着说道:“几日来聚于汴都的勤王之师越来越多,守卫汴都绰绰有余,只要打挥得当击败金军也是不无可能之事,金人也没有翻盘的可能。

只是天子为守制衡之道,将汴都军队的指挥权一分为二,城内守军为李相公所统领,城外勤王之师为种帅统率,战时难在能统一指挥,如此来配合作战时极会生出乱子,此为其一。”

听乐天所言,李纲不由点了点头,其余人略做思虑也是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那其二呢?”李纲追问道。

乐天继续说道:“其二,当今天子遇到犹豫,反复不定且又多疑,还有个缺点就是耳根子太软没主见,情势略有不对,便会不知所措,见解极易被人所左右,所以李相公应避免天子被李邦彦、张邦昌、耿南仲之流所蛊惑,大宋正值存亡之际,官家用人不慎便有灭国之危。”

听乐天言,一众人陷入到沉思中。

乐天说的没有错,也正是这些人担心的。

“公爷,种帅来府上了!”这时,尺八进得堂中,禀道。

乐天起身,与众人拱手道:“诸位稍候,乐某亲自出去迎接!”

李纲等人也是连忙说道:“种帅亲至,我等自然也要随公爷一同出迎。”

……

一番寒暄客套过后,乐天直接切入正题:“今日天子将义孙外放灵夏,不知义祖父老大人在义孙临行前,有何叮嘱的?”

尺八奉上茶来,种师道啜了口,笑道:“灵夏是你建功立业的地方,对于你来说更是块福地,外放到那里自然是件好事。”

“种帅、乐公爷,我等还有公务要处置,且先告退了。”

见种师道与乐天有话要说,众人很是知趣。

送走李纲等人,乐天回到正堂,才笑了起来:“天子外放孙儿到灵夏,这与过河拆桥、卸磨杀驴有何两异?”

看了眼乐天,种师道眼带责怪之色:“你在汴都做的事,老夫知晓一二,虽说是为国为民,阻止官家签下丧权辱国的和约,却有裹挟民

意,要挟天子之嫌,况朝中与你不睦之人众多,天子出于帝王权术,又岂会留你在身边?”

乐天忙道:“义祖父教训的极是,孙儿一心为国,操持的急了些。”

“自年少入仕到因事牵连罢职,现到转为武官,老夫见到的聪明人何其之多。”盯着乐天,种师道笑道,又以手点着乐天训斥道:“你这是典型的小聪明有余,大智慧不足。”

乐天笑道:“义祖父,小聪明人人都有,但却在有的人使的出来,有的人却使不出来。孙儿也知这次小聪明用的有些过火,但为国为民,孙儿问心无愧!”

“为天子所忌也在所不惜,损一人而利天下,呵呵……”种师道笑了起来。

“好在我朝有不杀读书人与不以言罪言者的祖制,孙儿才敢如此。”乐天也是笑道,转而毕恭毕敬:“孙儿此行灵夏,不知祖父有何叮嘱的,孙儿定牢记于心。”

种师道没好气的说道:“老夫有什么好交待你的,还不是交待你小子做事低调些。”

顿了片刻,种师道才说道:“西军之中,除攻打兴庆府时因你坑了刘延应,使的鄜延路将士不大喜你之外,其他几路西军对你还是挺服气的。”

乐天正了正颜色问道:“灵夏党项之乱好平,孙儿担心的是迟早与太原的金军接战,祖父老大人久领西军,只是这几年西军中将星凋零甚多,所以孙儿想让祖父老大人推荐几个可用的将才。”

种师道言道:“于西军中年轻一代将才,老夫也多有注意,自老夫这代之下的人中首推曲端,但这曲端为将尚可,但为人阴诡狡异,似这种人用好了是柄利刃,用不好会伤到自己……”

说到此处,种师道看着乐天笑了一下,继续说道:“其次是为刘仲武子刘锜、与曾被你赏识的吴玠、吴璘兄弟二人……”

乐天明白的很,种师道说曲端看自己一眼,是在告诫自己与曲端很是相似。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推荐阅读: 逆天邪神明末风暴网游之纵横天下诡秘之主超级兵王民国败类权力巅峰穿成大佬的小仙女沧元图资本大唐
相关推荐:三国之江山霸业鬼君大人请留步抗战之老兵凶猛斗战神皇都市极品家教明鹿鼎记仗剑天涯凰倾天下:殿下太难缠剑客行武神秘史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
一键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