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垂拱殿外那一拜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有汉唐外戚干政、藩部武将拥兵造反、宦官祸国的前车之鉴,宋太祖赵匤胤立国后,委虚职以皇亲国戚、杯酒释兵权夺去武将手中兵权、令宦官不得干政,以防三患再现。

随后太宗赵光义及子孙们更是通过科举制度来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宋朝的文官在朝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央政府的重要官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参知政事(副相)、正副枢密使(军政长官)以及地方要员等,大都由文人担任,形成一个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

至于在水浒传里被吹的权势一时的太尉高俅,真还融不进文官体系这个圈子,武官的身份只能让他游离于权力核以之外。

可以说大宋就是一个文官生态圈,武将、皇亲国戚、宦官只是这个生态圈的附属品,休想进入到核心权力圈子半步,然而自熙宁王安石变法之后,大宋的文官生态圈分

裂成新、旧两党,因两党大肆攻伐与倾轧,使文官生态圈的权力被极大的削弱。

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自唐朝灭亡而退出核心权力圈的宦官集团终于迎来了春天,随着徽宗赵佶的即位,童贯、梁师成、杨戬之流原本本应在历史上泯于众生间的无根之物,终于堂而皇之的载入了史书。

现下是宦官专权的时代,所谓的文官核心权力圈早己成了过眼云烟。

看着乐天的背景和被乐天置于地上的官帽,朝中人心中各有所想。王黼、白时中、胡师文之流只是暗自得意,除去这个政敌;而杨戬则是不屑一顾;梁师成心中还在惊愕,心道这乐天今日莫不是脑子坏掉了不成,怎的如此不知轻重;皇宋国戚们不置可否。

而朝堂上的文官们,则是在震惊于乐天会走的如此决绝,辞官辞的如此干脆利落,心中更是生出了兔死狐悲之感。

如今大宋的朝堂己不再是文官的朝堂,文官成了宦官的附庸,无论是蔡京还是王黼无不是依靠宦官上位。依靠各种机缘,乐天年纪轻轻就官居三品,虽使的朝中文官多有不服或是嫉妒者,将其看做是幸进上位,但此时心中不仅没有幸灾乐祸,更是唏嘘不己。

今日到目前为止,朝堂上所议的三件事都与乐天有关;弹劾西城所,消减皇族宗室供养、罢应奉局这三件事都是利国利民大事,然而此刻却是乐天一个人在战斗,这风骨不得不让其余心有良知的文官们敬佩。

早己不是那个初入公门的衙中小吏,乐天今日在朝堂上的表现自然是有自己的一番想法,历史上的宣和二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宋江起义波及渐大,两浙方腊起义将起,这两件大事都折射出大宋朝纲的坏败与徽宗赵佶的昏庸。

因西城所所祸,汴都的治安愈加混乱,乐天自然不想背这个祸,早些从开封府尹的任上离去的好,而且今日自己一番大气凛然更能显现出自己的高瞻远瞩。

身为帝王九五至尊,赵佶的身边尽是拍马溜须之人,多少年未见过有人敢于朝堂上拂他的面子,此刻也是瞠目结舌震惊于乐天的言行,甚至有来不及反应的感觉。

乐天既然倒了,王黼自然愿意再在乐天的身上踏上一脚,在一旁进谗道:“陛下,乐天公然忤逆陛下,当发还原籍监禁以儆效尤!”

“陛下,此等人竟然忤逆陛下,实为可恶!”被乐天参了的杨戬也不介意落井下石。

至于梁师成倒没说什么,倒不是梁师成心胸宽阔,而是乐天帮自己写了那么多圣旨,自家可是有大把的把柄拿捏在乐天的手里。

白时中、胡师文二人也巴不得借势踏上乐天一脚,“乐天言行无状,居功处傲,冲撞陛下是为欺君!”

转身后正在行走的乐天听闻王黼、杨戬、白时中、胡师文等人都在狐假虎威的斥喝自己,脑海中有灵光闪现,这个时候是不是该有些戏份,让自己的形像显得更加高大光明起来。

想到此处,乐天止住脚步回望,目光扫过杨戬、王黼等人,朗声言道:“我华夏自汉、唐以来,虽号为君主,然权力实不足,不能不有所分寄。故西汉与宰相、外戚共天下;东汉与太监、名士共天下;唐与后妃、藩镇共天下;如今到了大宋,在崇宁年间以前是与百官共天下,自崇宁后却是与奸臣共天下!”

嗡……

乐天之前的点评,可以说是公正公允,汉唐之制却是如此,但之后乐天胆子大的直接批评起当朝的朝政来了,立时令垂拱殿内的群臣脑海之中一阵天雷滚滚。

见乐天出言,杨戬几乎要兴奋的跳了起来:“乐天,你好大的胆子,敢妄议诽谤朝政、污蔑圣上!”

王黼也跟着兴奋的叫道:“乐天,你罪该万死!”

望着二人,乐天回过头的脸面色一变,并指如戟对着二人,先是与杨戬喝道:“杨戬,你以公田所之名义强占民田夺民之利中饱私囊,日后必遭报应,便是身死后也难逃其咎。”

说完,乐天看着王黼,又重重的冷哼了一声:“欺君妄上,专权怙宠,蠹财害民,坏法败国,奢侈过制,赇贿不法者,蔡京始之,你王黼继之,必成为我大宋被戮割首文官之第一人!”

骂完杨戬、王黼二人,乐天将目光投向白时中、胡师文二人斥道:“朝廷高爵厚禄蓄养汝等,盖将用之有事之日,汝等不指上报君恩下抚民情,在这里为虎做伥,青史之上尔等必位居奸佞之列。”

杨戬、王黼、白时中、胡师文齐齐勃然变色,反斥道:“满口荒唐、血口喷人!”

殿中百官都知道乐天说的都是事实,今日乐天在殿中直言,足以让一道大大的光环加持在乐天的身上,有不少人在心底为乐天击节叫好,甚至心中蠢蠢欲动的想捥留乐天留下,然而杨戬、王黼这些人把持着朝政,又有哪个人敢为乐天说半句好话,更不敢出面捥留,此刻心中更是充斥着强烈的耻辱感。

骂完,乐天便达到了放大自己光环的目的,也不屑再与这四人争辩,转身再向殿外行去。

殿中所有人对乐天大人的言行感慨不己,目送着乐天走出垂拱殿,走过垂拱殿两道殿门转身右行到御道上,再向右承天门西华门出宫而去。

杨戬看乐天举动,口中向赵佶说道:“陛下,乐天侍宠生骄,冒犯陛下理当严加惩处!”

“是啊,陛下,冒犯天颜此风不可长!”白时中也是言道。

今日乐天在朝堂上冒犯自己,赵佶倒真是想治乐天的罪,但本朝有不以言定罪的祖训,何况眼下乐天己经自请去职,更没有治乐天罪的理由,赵佶只是怒不可遏的冷哼了一声,宽大的龙袍袖子一甩,向后殿走去。

“你看,你看,陛下让乐天那小儿给气走了,乐小儿简直是罪该万死呐!”杨戬看着赵佶的背影故意叫道。

……

这边乐天出了垂拱殿两道大门,正欲向西华门走去的时候,却看到在垂拱殿门外立着两个人,乐天连忙过去行礼:“草民见过太子殿下,见过郓王殿下!”

太子赵桓虽说被乐天剪去了羽翼,但身为一国储君自然时刻关注着朝政,那边乐天弹劾杨戬的时候,就有小宦官飞快去禀报了;而郓王赵楷提举皇城司,每日自然要在大内左承天祥符门的廨所办公,哪怕是做作样子,自然得到了皇城司禁卫的禀报。

弹劾杨戬、谏议袭旧制五世而斩宗室俸禄,阻止应俸局搜刮民脂民膏,无论怎么说都是义正严辞的,做为大宋下任储君的两个候选人,赵桓与赵楷自然要密切观注今日动态的。

虽说乐天斩了自己的左膀右臂,太子赵桓在一番思虑之后,对乐天的兴致倒是愈发不减,而且赵桓还知道,无论是王黼还是杨戬,都是郓王忠实的拥趸,如今乐天与这二人翻了脸,倒是更想将乐天拉拢到自己的麾下。

而赵楷却是满心矛盾,乐天与王黼、杨戬闹僵了,损失最大的无疑是自己,心中思虑着如何将他三人的关系修复过来。

看着乐天光着头,赵桓、赵楷二人便是乐天要么是被罢了官,要么就是自行请辞去了官,正欲出言安慰,却见垂拱殿中的一众大臣俱都出了来。

走在前头的自然是杨戬、王黼、白时中等人。

杨戬、王黼等人看到太子赵桓、郓王赵楷与乐天三人而立时,面色立时变得阴晴不定起来,乐天竟然与赵桓、赵楷在一起,这是令人震惊与难以置信的。

就在杨戬等人上前拜见赵桓、赵楷二人时,乐天却是笑了起来:“有道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人生有风光得意的高峰,便有心情沮丧的低谷,杨中官、王执宰还是多多仔细品味享受如今得意之情罢,等到他日失意之时,也好做个念想。”

“你……”杨戬与王黼二人齐齐气结。

在赵桓、赵楷还有一众百官面前,乐天自是不好说什么,讥讽了他二人一句后乐天才拱手拜道:“二位殿下,草民告退了!”

辞了官的乐天被太子与郓王二人拦下,在百官眼中看来场面尴尬而诡异,但却证明了一个事实,哪怕乐天就是被黜职为民,也会引来欣赏的目光,这便是有能之人的存在价值。

就在乐天转身离去的时候,脑海中忽然灵光一闪,随即又将身体转了过来,向着一众从垂拱殿中走出的其他官员们拜道:“天子与国事,全依仗诸公了,勿让奸佞横行民不聊生,丹墀蒙尘!”

气氛被乐天弄的宛若宰辅托负后事一般。

乐天的话音落下后,朝中的一众文武百官们立时为难了起来,心中想着要不要回礼。

此刻太子赵桓、郓王赵楷俱都在垂拱殿门前,而且看模样是专为乐天之事而来,自己这些们虽慑于杨戬、王黼等人的权势,但不看僧面看佛面,太子与郓王的面子自然要给的。

日后这二位不管谁登基为帝,必都会牢牢记住今日之事。乐天这一礼,你若不回你就是杨戬、王黼的同党,就是祸害大宋的罪人;若是回礼,便是得罪了杨戬与王黼等人。

在短暂的思虑之后,百官们立时在心中做出了决定,齐齐的向乐天施了一礼,表情严肃、气氛很是庄重。

看到这般场景,那些排在队列后面的七品与从七品的御史们己经开始小声的打赌,乐天会在何时起复了。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推荐阅读: 逆天邪神明末风暴网游之纵横天下诡秘之主超级兵王民国败类权力巅峰穿成大佬的小仙女沧元图资本大唐
相关推荐:三国之江山霸业鬼君大人请留步抗战之老兵凶猛斗战神皇都市极品家教明鹿鼎记仗剑天涯凰倾天下:殿下太难缠剑客行武神秘史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
一键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