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草蛇灰线道迷离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随后几天,袁绍麾下谋士逢纪,也被刘虞派人解送到了长安,之前还隐隐约约传出的一些替袁氏辩解之声,瞬间消失不见。

塔读@

朝堂上对于这次鲜卑寇边的事情也很快就给出了反应。

论功行赏肯定是少不了的,张燕、刘虞、邢举、呼厨泉、张辽、太史慈等人皆有封赏。

也正如刘协所希望的那样,冀州牧韩馥被一纸诏令召回了长安,刘虞接任。

然后公孙瓒被挪到了幽州牧的位子上,算是捡了个大便宜。

同时,对于勾结鲜卑寇关劫掠的晋阳王氏和汝南袁氏,罪行昭告天下,传檄各州郡县,着令各地捉拿归桉,凡有庇护者,一概以同桉犯查处。

文书所到之处,无不震动莫名。

袁氏,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世家豪族,在这一刻直接成为了一个禁忌。

那些之前还引以为傲的袁氏门生故吏身份,这会儿却反而成了避之不及的东西,很多人都开始为此心惊肉跳不已,生怕这事儿会随时牵连到自己的身上。

汉室的威望却是摇摇欲坠了。

但是再怎么落魄,也不会有人在这种事情上无视皇权的存在,去为一个袁氏翻桉。

首发&:塔>-读小说

再说了,这次袁绍做的太急于求成了,很多事情差不多都快摆在明面上了,别人就算是想替他辩解,也拿不出相应的证据啊。

这就是典型的不作死就不会死了。

第一时间收到消息的袁绍,忽然就迸发出了强大的求生欲,然后和许攸、张杨密谈了一夜,第二天就悄无声息的消失在了颍川……

据说对此事雷霆震怒的,反而是袁术。

一方面是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被袁绍连累,另一方面,则是受够了现在这种放不开手脚的形势。

于是很快就在极短的时间之内,举起了反旗。

不是反汉,那是不可能的。

他反的还是董卓。

毕竟董卓之前在洛阳就抄了袁家满门嘛,还有什么是他做不出来的?

再说了,你董卓现在挟天子以令诸侯,下发的旨意和文书,当然也不会是皇帝的真实意思了,而是你董卓的嘛。

所以,作为汉臣,我袁术当然要再起义兵,竖起清君侧的大旗了。

刘协在听到这事儿的时候,还是忍不住乐了。

然后问贾诩,“既然袁公路说的这么义正言辞,那就是说接下来就要打关中了?”

贾诩也跟着笑了,“打关中是不可能的,但是还是以孙伯符的南阳太守是董卓所封为由,出兵攻打南阳了。”

刘协翻了个白眼,“那刘景升(刘表)这个荆州牧,不也等于是董卓所封?他又拿什么理由和对方联手?”

贾诩喝了口茶,“所以人家这次玩的是一对一啊,压根儿就没想再和刘景升联手的打算……估计也是多少了解一些刘景升的性情,所以就没有给对方拒绝自己的机会吧。”

刘协就哈哈一笑,“还别说,这也算是有点儿自知之明了,不过以刘景升的做派,在朝堂上明确了袁氏的罪行之后,还真就不可能再和他发生瓜葛呢。”

贾诩就继续笑眯眯的喝茶。

刘协就忽然回过神来了,于是再看了一眼老神在在的贾诩,这才有些无语的道:“所以你过来,肯定不是为了和我说这件事情喽?”

贾诩就舔着脸一笑,“果然什么都瞒不过先生。”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刘协再次翻个白眼,“有事儿直说,别把我抬举的那么高,我怕自己摔着。”

贾诩却继续自顾自的笑着,“主要还是袁本初那边,闹出了一些动静。”

刘协稍微愣了一下,“袁绍?他不是连夜逃去扬州了吗?”

贾诩颔首,“逃去了扬州是没错,但他在离开颍川之后,豫州刺史孔公绪(孔伷)就在两天后过世,据说是病逝,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刘协就多少有些明白了,“袁绍?”

贾诩就再次点头,“现在还不清楚他是怎么做的,但是从张稚叔(张杨)后来连续不断的小动作上就能看得出来,很明显是早有准备的。”

刘协就下意识摸了自己的下巴一下,“张杨这是打算代袁绍守住豫州?可他也没那个本事啊,一面有豫州内部当地势力的阻碍,另一边还有旁边虎视眈眈的袁术……

“不对啊,袁绍逃走之前,还做出过那些小动作?”

他之所以为这么一嘴,是因为豫州的情况还是比较特殊的。

因为豫州之地,除了一个颍川和汝南之外,还有四郡之地,但那四郡可都是属国。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所以,地方势力其实更为庞杂。

如果袁绍在颍川坐镇的话,凭借他的身份以及对老家汝南的影响力,还是很容易坐稳这个位置的,但是张杨不行,哪怕是顶着袁绍的名头也不行。

更不要现在的情况是,朝堂上已经下旨缉拿袁绍了,大家都恨不得撇清和袁氏的关系呢。

所以,袁绍不可能脑残的连这一点都看不清,就贸然把张杨给留在了颍川。

而他之所以这样做了,那就一定有他不为人知的依仗……

“南阳,孙伯符。”

贾诩直接给出了最后的答桉。

刘协恍然大悟,“袁绍这是准备用颍川和汝南,换取孙伯符的支持他去扬州的筹码啊。”

要知道,颍川、汝南和南阳郡可是连成一片的,要是让孙坚在这块地盘上站稳了脚跟,那可真就没有袁术的事儿了。

而孙坚的老家则是扬州,在那边也有一定的人脉和根基,算不上多大,但最起码也是个坐地户,关键时候还是帮得上忙的。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这样的互换,似乎还真就挺符合他们各自的利益的呢。

而这会儿扬州刺史是谁呢?

是陈温,汝南人,袁绍的同乡。

至于此人会不会接受袁绍的投诚,那就不是外人可以妄自揣测的了。

刘协自己都看不太清楚呢,毕竟他对这段历史也算不上有多么了解,无非就是比较熟悉一些经典的桥段而已。

就这还是多来自于《三国演义》的影响,而不是更为严谨的《三国志》。

所以对于这个时期扬州的了解,可以说完全就是一知半解,当然也就更谈不上什么细节方面的东西了……

贾诩就捻须呵呵轻笑,“由此可见,这兄弟两人之间的隔阂究竟是多么大了,宁愿和孙伯符玩利益交换,都不惜损害对方。”

刘协下意识撇了下嘴,“只能说两个人都有些太过于自以为是了,总觉得自己才是那个正统。

“说好听点是理念不合,各具枭雄之姿,但说白了还不就是自私自利,一切以自己为中心?

“这种人,成不了大事的,行事过于极端,很容易就会走入歧途的。”

贾诩点头认同,“但是不得不说,袁氏几百年的底蕴,即使长安那边做到了这一步,仍然多的是人在私底下奔走,扬州陈元悌估计也不会例外。

“所以,袁本初能去扬州,倒也的确是一招妙棋,江东那边虽然略显贫瘠,偶有夷祸,但却也算是世家林立,倒也符合袁本初的胃口呢。”

刘协就笑了。

他当然明白贾诩这话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无非还是“袁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底蕴和影响力却是不可小觑罢了。

而事实也正如他所说,袁绍去了扬州,是真的有可能如鱼得水,甚至能借助这种影响力迅速坐大。

毕竟,这些士族之间,在本质上是利益一致的,他们之间才是一个共同体。

这一点,在前些年的“党锢之祸”上可谓表现得淋漓尽致。

必要的时候,这些人是真的可以抱团取暖的。

而董卓那一类的人,却俨然是与他们不是一路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或明或暗的抵触一下,那也算是题中应有之义了。

区别仅在于是谁能站出来做那个头面人物罢了……

以后更新改为早晚七点半各一章,谢谢各位大老。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推荐阅读: 神印王座2皓月当空资本大唐人道大圣我的绝美老婆微微一笑很倾城7号基地盖世人王穿成大佬的小仙女不科学御兽明克街13号
相关推荐:我在大正朝当熔魂匠的那些年我的剑豪模拟器我在强大与弱鸡间反复横跳我在南汉混日子天机手艺人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
一键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