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聆听心声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员外说:“自从生落之后,直哭到今朝不止。吾正忧虑此事。老和尚有何妙法能治?”性空说:“好办。员外先到里面把令公子抱出我看看,就知道是何缘故了。”员外说:“此子未过满月,就抱出来,恐有不便。”性空说:“无妨。员外可用袍袱盖上,可以不冲三光。”员外一听有理,连忙把孩儿从里面抱出来,给大众一看。孩儿生得五官清秀,品貌清奇,啼哭不止。性空和尚过来一看,那孩儿一见和尚,立止啼哭。一咧嘴笑了。老和尚就用手摸那孩儿头顶说:

莫要笑,莫要笑,你的来历我知道。

你来我去两抛开,省的大家胡倚靠。

那孩儿立时不哭了。性空说:“员外,我收一个记名徒弟,给他取个名字,叫李修缘。”员外应了,把孩儿抱进去,出来给和尚备斋。吃罢,众亲友都散去,性空长老也去

了。员外另雇奶娘扶养孩儿。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过了几年。李修缘长至七岁,懒说懒笑,永不与同村儿童聚耍。入学读书,请了一位老秀才杜群英先生在家教他,还有两个同伴,一个是永宁村武孝廉韩成之子韩文美,年九岁。还有李夫人内侄,永宁村住,姓王名全,乃是兵部司马王安士之子,年八岁,三子共读书,甚是和美。就是李修缘年幼,过目不忘,目读十行,才学出众。

杜先生甚奇之,常与人言:“久后成大器者,李修缘也。”至十四岁,五经四书诸子百家,背诵极熟,合王韩二人,在学房,时常作诗,口气远大。这年想要入县考取文童,李茂春卧床不起,人事不知,病势垂危。派人把内弟王安士请来,到床前。李员外说:“贤弟,我不久于人世。你外甥与你姐姐,全要你照应。修缘不可纵性废读,吾已给他定下亲了,是刘家庄刘千户之女。家中内外无人,全仗贤弟分心。”王安士说:“姐丈放心养病,不必多嘱,弟自当照应。”员外又对王氏夫人说:“贤妻,我今五十五岁,也不算夭寿。我死之后,千万要扶养孩儿,教训他成名。我虽在九泉之下也甘心。”

又嘱了修缘几句话,自己心中一乱,口眼一闭,呜呼哀哉。

李员外一死,合家恸哭,员外帮办丧事已毕,修缘守制不能进京会考。是年王全、韩文美都中了秀才,两家贺喜。王氏夫人家中有一座间心楼,一年所办之事,写在帐上。每到岁底,写好表章,连同帐一并交天,一年并无一件事隐瞒的。李修缘好道学,每见经卷必喜爱,读之不舍。

过了二年,王氏夫人一病而亡,李修缘自己恸哭一番,王员外帮办丧事完毕。李修缘喜看道书,到了十八岁,这年孝满脱眼。他立志出家、看破红尘,所有家中之事,都是王员外办理。李修缘自己到了坟上,烧了些纸钱,给王员外留下一纸书字,竟自去了。

杜先生甚奇之,常与人言:“久后成大器者,李修缘也。”至十四岁,五经四书诸子百家,背诵极熟,合王韩二人,在学房,时常作诗,口气远大。这年想要入县考取文童,李茂春卧床不起,人事不知,病势垂危。派人把内弟王安士请来,到床前。李员外说:“贤弟,我不久于人世。你外甥与你姐姐,全要你照应。修缘不可纵性废读,吾已给他定下亲了,是刘家庄刘千户之女。家中内外无人,全仗贤弟分心。”王安士说:“姐丈放心养病,不必多嘱,弟自当照应。”员外又对王氏夫人说:“贤妻,我今五十五岁,也不算夭寿。我死之后,千万要扶养孩儿,教训他成名。我虽在九泉之下也甘心。”

又嘱了修缘几句话,自己心中一乱,口眼一闭,呜呼哀哉。

李员外一死,合家恸哭,员外帮办丧事已毕,修缘守制不能进京会考。是年王全、韩文美都中了秀才,两家贺喜。王氏夫人家中有一座间心楼,一年所办之事,写在帐上。每到岁底,写好表章,连同帐一并交天,一年并无一件事隐瞒的。李修缘好道学,每见经卷必喜爱,读之不舍。

过了二年,王氏夫人一病而亡,李修缘自己恸哭一番,王员外帮办丧事完毕。李修缘喜看道书,到了十八岁,这年孝满脱眼。他立志出家、看破红尘,所有家中之事,都是王员外办理。李修缘自己到了坟上,烧了些纸钱,给王员外留下一纸书字,竟自去了。

王员外两日不见外甥,派人各处寻找,不见外甥。自己拆开字来一看。上写的是:

修缘去,不必找。

他年见:佛知晓。

王员外知道外甥素近释道,在临近庵观寺院,各处派人寻找,并不见下落。

派家人贴白帖,在各处寻找:“如有人把李修缘送来,谢白银百两。如有人知道实信,人在何处,送信来。谢银五十两。”一连三个月并无下落。书中交代,且说李修缘自从家中分手之后,信步游行,到了杭城,把银钱用尽,到了庙中要出家,人家也不敢留他。他自己到西湖飞来峰上灵隐寺见老方丈,要出家。当家和尚方丈,乃是九世比邱僧,名元空长老,号远瞎堂。一见李修缘,知道他是西天金身降龙罗汉降世,奉佛法旨为度世而来,因他执迷不醒,用手击了他三掌,把天门打开。他才知道自己根本源流,拜元空长老为师,起名道济。

他接着说:“道济大师是一位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他貌似疯颠,心底无么,乐善好施,初在杭州灵隐寺出家,后住净慈寺,不守戒律,似痴若狂,留下不少美丽的传说,被后人弄成了文艺作品,但是令人气愤的是现代的许多电影、电视把他神化甚至是妖魔化了,这对于整个佛学界是一个憾事。

道济大师还精通医术,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他好打抱不平,息人之净,救人之命;他的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于是人们又以他扶危济困而称之为“济圣”,尊之为“济公活佛”。

道济大师临终前还留下一首四句绝律:

“佛祖留下诗一首,

我人修心他修口,

他人修口不修心,

唯我修心不修口。”

道济大师的传奇经历深深地影响了圆真大师的一生,从此他与佛结缘。他在灵阴寺一呆就是二十五年,潜心研究佛经,一九八0年昭山寺的第七十代主持圆寂,他受邀来到昭山寺作了第七十一代主持。”

圆真大师接着说:“他潜心研究佛学四十多年,与佛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现在是中国法学会员,中国法学院院士,上个月去台湾进行佛学交流,前几天才回到本寺。”

圆真大师娓娓道来,杨业功听得出神入化,他一下子激动地站起来向圆真法师深深的鞠了一躬:“得佛的厚爱,我今日能有幸见到久仰大名的圆真大法师,是我三生的幸事。”说到这时,他贡贡敬敬地伸出左手说:“请教大法师看看到我的命相吧。”

圆真法师淡定的说:“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圆真又解释道:“每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既然知道了生是一种偶然,死是一种必然,就不会把尘世强加给生命的负累看得过重了。”

圆真法师对非常重视国家的慈善公益事业。他认为:“佛教和佛教徒的一切生活修学物品,都是由施主供养的,来自于施主,自然就应该济之于社会,通过慈善公益的方式,以布施的因缘,实践出家人慈心悲愿的菩萨情怀。同时,由于佛教对于信众乃至普通大众的特殊影响力,所以更应该在慈善护生事业方面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有条件的寺庙道场要多做助学、扶贫、救灾等等扶危济困的事情,努力践行佛陀的慈悲精神,利益人群、和谐社会。”

杨业功在功德箱时虔诚地投进一万元,便怀着崇敬的心情离开了昭山寺。他回头望去,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昭山寺建筑气势更加恢弘,大雄宝殿更加庄严眩目,它向人们昭示着法水长流、广结善缘、普照众生、正法久住。

就在这时昭山寺里传来了苍桑、肃穆的钟声,听着久回不绝的余音,杨业功不由感叹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未完待续)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推荐阅读: 我的绝美老婆沧元图民国败类穿成大佬的小仙女武炼巅峰网游之纵横天下超级兵王诡秘之主明末风暴逆天邪神
相关推荐:从方寸山开始的诸天九天星辰诀我的网恋对象是明星空战之主导异界重生之商道大亨升迁秘术陈庆之升迁记升迁密码:攀附重返1990九七俏佳人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
一键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