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逍遥游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这异相分明就是我的识海世界嘛。”

回过神来的张文昌明悟,他的异相可不是体质自带的,而是受功法和个人的影响。

毫无疑问,这个异相是非常适合张文昌本人的,是他世界观的体现,对今后的悟道和成长都有极大的帮助。

张文昌悟道结束之后,周围的各种异像也开始逐渐消失。

张文昌内视苦海,就发现自己苦海中有大片的星光在旋转,整个异相所化的星辰世界刚好与苦海的边界重合。

异相世界内命泉流淌,神桥横空,生机弥漫,而异相世界外部则是一片黑暗,不见边界。

苦海无涯正是此情景的真实体现。

张文昌控制着神胎脱离肉身,重新回到了苦海上空后,

就仰头看向了天空。

就见浩瀚的蓝天下,只有几片薄薄的白云漂浮,其他什么也没有。

毫无疑问,今天是个好天气,只是张文昌此刻的心情却很复杂。

“文昌,看什么呢?”

李若愚一直在张文昌身旁守护,

见张文昌专注的看者着天空,也不由的跟着抬头望了望天,却没看到什么不同寻常之处。

“啊,我在看有没有雷劫。”

张文昌下意识的答道。

“雷劫!?”

这世上还有人盼着雷来劈吗?

“哈哈,等你成为了大能,自然就有雷劫了。”

李若愚不由被张文昌的回答给逗笑了。

张文昌不由苦笑一声,

唉,没办法,他自然是不想被雷劈的。

但是在这个世界,你不被雷劈就证明你不是天才,老天都不承认你。

其实在突破四极之前,张文昌认为自己很有可能会有雷劫降临的。

毕竟他修炼的经文不凡,自身血脉也觉醒到了黄帝,怎么也超越大部分同阶修炼者了吧。

唉,没想到啊,你想要被雷劈,老天还不劈你。

看来在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天才,自己还得继续努力啊。

张文昌心里暗暗想到。

“师傅我也就是道听途说的,让您笑话了。”

李若愚摸着胡子,仔细打量了一番张文昌,点头笑道,

“嗯,看来你此番悟道收获不小,而且连异像都修出来了。”

“还要多谢师傅这段时间的守护。”

张文昌可是明白他师傅这段时间一直陪伴着他,很是感谢。

“这没什么,”

李若愚顿了顿,转而郑重的问道:

“之前是你开启了传承吗?”

虽是疑问,但李若愚心中已有答案,只是想听到张文昌亲口承认罢了。

“没错。”

张文昌点头回答,毕竟这没什么需要隐瞒的。

“你真是天资非凡,能收你入门是拙峰之幸啊,

我此番也是受了你的恩惠,今后你我就亦师亦友吧。”

“师傅严重了,就算没有我,我相信师傅也能开启拙峰传承的。”

李若愚摇了摇头,他枯坐几百年,却比不上张文昌的一个月,他心中自然是有数的。

但是张文昌可是清楚原剧情,在一年后李若愚就能独自开启传承,他此番其实是作弊了。

“师傅您可不要高看我,我也是靠一道神通才开启拙峰传承的。”

“一道神通?”

李若愚很是惊讶,世上竟然还有这种神通?

张文昌见此,直接意识进在识海中,将庄子神通的这段记忆整理出来,传给了李若愚。

“师傅,这道神通是我……,咦,师傅?”

张文昌伸手在李若愚眼前摆了摆,发现李若愚竟然直接呆住了。

过了好一会儿,李若愚才回过神来,而后怔怔的看着张文昌,

“这怎么可能……

这,应该是古之圣贤吧?”

这段记忆真是把李若愚给震撼到了,尤其是这位先贤最后直接与生命星球化而为一的景象,让他有种直面传说的不真实感。

虽然这段记忆中没有丝毫经文留下,但是毫无疑问可以学习到一种旷世神通。

“没错,在我的家乡他被尊成为庄子。”

“古之圣贤啊!”

在北斗,圣人已经很久不曾现世了,以至于他们只能在古籍中想象圣人的威能,以至于都有些被神话了。

“等等,家乡,那个生命古星是北斗吗?”

李若愚憧憬着,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我的家乡被现在被我们称为地球,是不同于北斗的一颗生命古星。

我和同学们乘坐一口青铜古棺棺,自地球来到了北斗的荒古禁地……”

张文昌将他的经历娓娓道来,告诉了李若愚他来自星空的另一端。

这真的不是什么大秘密,毕竟修炼到圣人都可以踏上星空之路了,这些大势力不可能不知道其他的生命古星。

而且他也相信李若愚的为人,知道剧情的另一好处,就是让张文昌知道哪些人可以相信。

张文昌静静的讲述着他的来历,

“对了师傅,叶凡是我的好朋友,为人也不错,您将来遇到了可得关照一番。”

想到叶凡明年就会到太玄门了,张文昌立马补充了一句。

“我知道了,难怪,你的经历,这样的奇丽,心的世界如此广阔,将来决不会平凡。

我日后若是有大成就,与今天洞悉这一切有莫大关系。”

今日的对话给他打开了另一片天地,李若愚显得有些难以平静,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而且庄子前辈的法真是令人惊叹!”

李若愚很受触动,感觉此法完全不逊色于刚刚得到的拙峰传承。

李若愚想来,张文昌应该是得了庄子的部分传承。

“其实我们家乡流传有庄子的著作,我就会背其中的一篇《逍遥游》。”

见李若愚向往的神色,张文昌张口就背了出来,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

……”

李若愚本想说不用,他不贪张文昌的传承。

但对张文昌此举,也很是感动,于是全神贯注的听了起来。

背着背着,张文昌惊异地发现,自己不经意间产生了一种“道心萌动”的感觉。

咦?有意思,

这些我明明早就记得,为何现在背得时候这么有感觉?

难道突破了四极,接触了大道,背篇课文都能别开生面?

张文昌发现这种效果,他诵念时就更专注了。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李若愚心无旁骛地听着,感觉每一句话都是微言大义,无数感悟涌上心头。

“真不愧是圣人之言。”

李若愚呆立了片刻,突然说道。

就在这时,张文昌就见附近的天地灵气涌动起来,如潮汐澎湃,浩浩荡荡。

“师傅这是?”

李若愚笑道:“方才所闻,字字珠玑,文意深奥。

我听闻之后,豁然开朗,我直接结合我对大道的理解,领悟了一门秘术。”

“……领悟秘术?”

张文昌错愕,《逍遥游》可不是什么有具体修炼方式的典籍,也不像血脉记忆一样感同身受。

这都能领悟?

“没错,圣贤之言微言大义,立意高远,不术而术,不法而法,我只是领悟了些许皮毛而已,算不得什么。”

李若愚感慨的道。

“师傅的悟性是真的高啊……”

张文昌暗道,可能是他受唯物辩证法的教育,太理性了,内心深处的世界观与北斗人的修行世界观不同。

以至于他内心悸动归悸动,却没法像李若愚这样,结合自身感悟,直接悟出一道秘术。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他的世界观或许是他独特的优势。

“不知师傅领悟了什么秘术?”

张文昌好奇的问道。

“这是一门遁术,天地之气,无处不在,所以以秘法观之,天地之气就如风如水,

我等便可如鲲鹏借风水扶摇直上一般,借天地之力而行,浩浩荡荡,无所不至。”

李若愚为张文昌演示着他刚刚领悟到的秘术,为他详细的讲解。

遁术啊,张文昌暗道。

这一瞬间,他就想到了武侠小说中的北冥神功,也是以《逍遥游》立意的。

《逍遥游》有云: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也。

又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是故北冥神功以积蓄内力为第一要义。

内力既厚,则天下武功无不为我所用,犹之北冥,大舟小舟无不载,大鱼小鱼无不容。

看来这些名篇,犹如立了一个大框架,只要有思路,人们就可根据这些框架,领悟独属于自身的秘术。

不同的人能从中领悟出不同的神通秘法,甚至可能完全天差地别。

可惜啊,我从前没看过完整的《道德经》,还有《周易》这些古籍,否则这些包罗万象,综合性的道经,绝对能让我受用无穷。

不过谁又能预料到穿越这种事呢,就是穿越也不一定就是修仙宇宙啊。

《逍遥游》他会背,还是因为这是一篇高中必背课文的缘故。

唉,其实这些古籍我只要翻过一遍,我就能从识海中回溯出来,

可惜啊,我翻都没翻过。

张文昌内心后悔不已,不过想这些完全没什么用,每个人都能成为事后诸葛亮,只有重生才能弥补遗憾。

“我都已经开始接天地大道了,为了今后的道路,我也需要明确一下我的修炼思路了。”

毕竟自己的道需要自己悟,光靠古经可不行。

每一位大帝都开创了自己的道,才能证道成功的。

在这一瞬间,首先浮现在张文昌心头的,却是他看过的一部部小说。

上 章 目 录 下 章
推荐阅读: 明末风暴武炼巅峰超级兵王民国败类逆天邪神我的绝美老婆诡秘之主微微一笑很倾城权力巅峰沧元图
相关推荐:超级大扮演我去明教当教主灰烬之燃倚天之龙战八荒倚天之蛛儿重生诸天万界的求道者末日老实人从万历到永历法医秦明系列双修天尊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
一键听书